:::
第 108 期【2019-02-15】
【師生研究】

USR化妝品平台抽檢市售精油9成不「純」!

214日西洋情節,不少情侶會點精油薰香或用精油按摩添情趣,但要小心別用到人工香精調和的假精油,或含高量塑化劑精油!弘光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系特聘教授易光輝和團隊1月起,在知名購物平台等通路購買22件精油檢驗,其中20件為「調和」精油,等於有9成不是「純」精油,還有一款根本未檢測出檀香醇成分,卻標榜檀香精油的「假精油」,另有一款洋甘菊精油含80.6%塑化劑DEP,超標8060倍,用多了恐造成性早熟或不孕。

精油不純

易光輝表示,依行政院消保處解釋「純」精油必須從植物中萃取,品質還要符合CNS國家標準或ISO精油國際標準,但是目前消費者在市面上買到的產品統稱「精油」,沒有標示出為「純」精油或是「調和」精油,消費者在選購時根本無法分辨。調和精油以少量植物精油、人工香精、多元醇定香劑、合成脂定香劑、DEP塑化劑定香劑等調和而成,價錢卻賣得和純精油一樣高。


為了避免消費者花大錢買到調和精油,或是誤用到含大量塑化劑的精油傷害身體健康,上個月起,易光輝和其團隊陸續在購物平台、觀光工廠、夜市購買了B牌、S牌、K牌、A牌及夜市H品牌總共22件精油產品,其中不乏是明星代言的品牌,經過一個多月檢驗,發現有20件添加人工香精、兩款含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乙基酯DEP),還有成分標示不符情形。


易光輝呼籲,「政府相關單位應可修改法規,要求業者應明確標示為純精油(符合CNS或ISO標準)、精油(無人工添加物)或調和精油(含有人工香精、多元醇定香劑、合成脂定香劑、DEP塑化劑定香劑等)。」因為香水名稱(濃香水15~30%、香水8~15%、香露5~8%、古龍水3~5%、淡香水1~3%)可以香精濃度不同而有區別,果汁飲料也有明確標示含量,精油若能簡單分為3種標示,會更有利消費者選用與區別。


易光輝指出,從購物平台買來B牌薰衣草、檀香兩種精油檢驗,雖然沒有添加人工香精,卻標示不符。該牌薰衣草精油說明書標示使用六星級的真正(高地)薰衣草,實際上檢驗出來是次級的醒目薰衣草;檀香精油說明書檀香醇標示與實際驗出來的相差至少30倍,有誤導消費者嫌疑。
另外,易光輝和團隊檢驗一組要價上千元的S牌檀香精油,發現根本沒有檢出檀香醇的成分。易光輝說,該牌的檀香精油是假檀香,從檢測的報告分析,至少含有7種人工香精及2款多元醇,不應該叫檀香精油!

至於明星代言的A牌精油,易光輝指出,團隊檢驗分析玫瑰、茉莉、洋甘菊、檀香等12款產品,皆添加人工香精、合成酯,其中茉莉精油、洋甘菊精油分別含有約3.55%、80.6%塑化劑DEP。盡管衛福部允許化妝品類可含DEP,但是允許含量不能超過100 ppm,這兩款的精油分別超標355倍、8060倍。根據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動物實驗,塑化劑會改變大鼠的性分化、對睪丸產生副作用、影響性器官的發育和精子的產量。


同樣在購物平台買的K牌尤加利、檸檬、甜橙、玫瑰精油,經過氣相層析質譜檢驗分析均添加多元醇與人工香精,從夜市買來H牌精油甚至添加了卸妝油的合成酯成分。易光輝強調,台灣精油大多從國外進口,美國、歐盟化妝品類不准添加塑化劑DEP,台灣卻還允許。這次檢驗知名品牌與行銷通路販售的精油,高達9成以上是添加人工香精的精油,甚至含有塑化劑,他相信行銷與販售的廠商應該「不容易知道」精油成分,但是希望政府相關單位制定明確精油名稱標示法,以規範進口或提供精油來源的廠商,如此除了消費者容易辨識外,也更有保障。


「學校必須站在保護消費者的立場,落實社會責任!」易光輝說,在檢驗報告出爐後,他隨即寫信告知所有販售通路,客服人員隔天馬上回信表示會要求供貨廠商改善。
易光輝指出,弘光科大執行大學社會責任USR「臺灣化妝品安全管控與產業升級之平台建置」計畫,已經協助檢驗出100件精油,結果都公告在網址http://tci.hk.edu.tw。今年度計畫團隊接受消費者個人(非廠商)提供有疑慮的精油樣品檢驗,不過,送檢樣品必須未開封過,且檢測後樣品必須留樣無法歸還、檢測結果會上網公告,可以將精油寄送到台中市沙鹿區臺灣大道6段1018號易光輝教授收,總收量8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