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006 期【2014-11-15】
【師生研究】

臺灣古文書研習營弘光登場


為求推動臺灣「古文書」蒐藏、整理與研究的觀念,臺灣古文書學會針對臺灣中部大肚山的土地買賣暨轉移等關係,特於10月25、26日兩天,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及本校通識學院,展開一場兩天的「古文書與歷史現場──追尋大肚山的平埔足跡」研習營。

本次研習藉由講師們對「古文書」(地契、田契等)的研究加以解說與大肚山區域的現場導覽,透過文獻資料與歷史現場的結合,使參與的學員們瞭解臺灣中部平埔族群發展的歷史,達到活化「古文書」與現今社會之間連結的目的,進而增進地方本土歷史人文素養,激發社區文史蒐集研究之風氣,促進民眾珍視並善用這一資源,並期能更進一步推動臺灣地區這方面的蒐藏、整理與研究。

25日(週六),研習營在本校通識學院的演講廳(L209)展開一天五場室內的課程。一早報到後,分別由臺灣古文書學會理事長孟祥瀚教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劉澤民副館長、本校通識學院院長劉見成教授等人致開幕詞。(圖一)

隨後,五堂課分別由本校通識學院張簡琳玲教授談<大肚山自然生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劉澤民副館長談<大肚社古文書解讀>、中央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洪麗完談<消失?再現?:從古文書、田野資料比較沙轆社及牛罵頭社歷史變遷>、臺灣古文書學會理事簡史郎先生談<從古文書看貓霧捒社的變遷>、臺灣古文書學會理事蘇全正先生談<多重視野與地方知識──大肚台地的歷史考古與近代人群的發展>。

課程不單兼具理論、實務與現場,更能使學員透過「古文書」瞭解大肚山的族群變遷,增進對多元文化的了解與尊重。六十餘位學員中午休憩時間,也被安排至「弘觀台」鳥瞰海線之美。

26日(週日),研習營一行四十人在古文書學會理事長孟祥瀚教授帶領下,由本校通識學院副教授計文德進行清水海風里大陽油庫、清水靈泉里牛罵頭文化園區、清水中社里中社遺址、沙鹿番社埔沙轆社暨四平老街、龍井龍泉里龍目井、大肚營埔里營埔遺址等六處戶外現場導覽解說。

戶外現場導覽解說的重點在於透過文獻資料,將大肚山西側所轄區域的平埔族拍瀑拉(Papora)族牛罵社、沙轆社、水裡社、大肚社,既今日臺中市清水、沙鹿、梧棲、龍井、大肚等五區一百九十餘平方公里面積的土地,就歷史考古與近代人群的發展暨大肚山的族群變遷,做一歷史現場的體驗。

兩天的研習營活動,相信「古文書與歷史現場──追尋大肚山的平埔足跡」已使許多人透過「古文書」而瞭解大肚山的族群變遷,也增進對多元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與尊重。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