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21 期【2023-11-01】
【師生研究】

魏天健老師策展《誰殺了比利比莉 Who killed billy billie 》

關於《誰殺了比利比莉 Who killed billy billie》是一部藝術電影作品於展覽空間進行展呈與放映,當電影藝術作為一種極具彈性的影像創製表徵,卻也另闢一條特殊的路徑,即是發展出投入各類影展,於電影院與戲院放映展示置換的現象。這部電影作品目前正在歐美各影展的參展路上,前不久剛參加由台灣文策院所舉辦的國際合製電影創作,《誰殺了比利比莉 Who killed billy billie》即被國際媒體高度關注的台灣新銳藝術家導演林煜為,所創作的最新的藝術電影作品。而今,此部作品將在台灣首次公開展呈(亦可說是世界首展)。
 


當「藝術電影 Art film」以「動態影像 Moving image」或「錄像裝置 Video installation」的展覽形式呈現在觀者眼前時,影像本身已脫離觀者既定的螢幕印象,從導演對影像所要傳達的敘事性或隱喻皆以抽離,甚至破碎分離。此次展覽《誰殺了比利比莉 Who killed billy billie》試著從觀者的視角,以「劇場」的形式以及「場景」為分鏡概念,還原原作所要傳達主角比利內在世界的真實映照,並藉著多個平行時空交錯的場景,以多螢幕方式放映,拆解破碎的投射出彷彿比利內心複雜的思緒。
 
導演兼藝術家林煜為,訴說著自我遊走於生命接縫與裂縫間的反芻。作品創作過程中透過自身結構的原生家庭(瓦解),再經過自組家庭(親身孩子們)的演出,以「重演 Reenactment」、「重置 Replacement」的概念去「複訪 Revisit」導演所成長的原生家庭,並透過一連串的影像重置,讓導演自己跟自己的過去和解,演員(孩子)是藝術家的「顏料」,而影像故事本身就是一張無止盡的「畫布」,不斷地在其間來來回回塗抹生命的軌跡。
 
10月10日至22日在台中放送局的展覽,由藝術家兼策展人魏天健主導,展場以「展覽電影」的概念,結合「劇場」的表演形式,以跨領域的演繹方式結合「動態影像」、「聲音藝術」、「錄像裝置」、「行為藝術」等專業領域的藝術家。展覽現場的動態影像,由多個螢幕組合而成,透過靜態裝置與動態影像以及聲音之間相互擦撞的情感流露,除了表達藝術家對於自身生命的回顧與反思,並闡述遊走於世間反覆無常的瞬間給予無聲的嘆息。並透過主演林子璿Kenneth Lin與行為藝術家鍾孟君以肢體表演方式,「複訪」電影中的主角比利,靈魂附身重現,穿梭現實與夢境之間。這種類似跨進劇場的展呈現象,策展人認為相當値得深入探討,也是本次展覽進行跨域展演方式的另類影像實踐,除了將影像創作拆解,並逐步將影像拼接縫合,進而再相對封閉的空間中聚攏,或者可說是一種,回歸影像的「沈浸式」與「集體性」體驗。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