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76 期【2021-12-15】
【封面故事】

妝品、美髮畢展 突破疫情用吉利丁、鋼刷等創作仿生時尚

化妝品應用系與美髮造型設計系13日舉辦聯合畢展,今年主題「仿生時尚」,以自然為師進行時尚創作學生運用吉力丁食材、鋼刷、菜瓜布、寶特瓶等多元異材質做出動物胞創意造型,展現次文化的時尚感,也把受疫情衝擊心情反應在作品上,畢展前造型在教育部優化擴充計畫打造的整體造型展演製作教室搶先爆光,令人大開眼界。學生說台灣疫情趨穩,才可以開心地站在真實舞台展演作品。

仿生時尚

擔任妝品系畢展藝術總監的助理教授鄭德輝指出,這屆畢展受到疫情影響,一度用通訊軟體溝通協調,系上也取消兩次彩排,因此,特別要求學生掌握進度及品質,彩排請來3名業師提供學生專業建議,讓學生汲取更多的經驗,將作品修改調整做到最好,其中,「宅」這組研究「日本喪文化」,同時以「現代喪文化與丹寧元素造型融合之形象設計實作探究」,獲得科技部110年度大專學生研究計畫補助。


美髮系助理教授邱蕙琳表示,「仿生學」是以自然為師的科學,應用在時尚,學生以以自然為師,運用細胞、精靈、海洋生物、動植物發想,加上時下年輕人最流行的次文化議題,詮釋歌德、街頭、性別、未來科幻4個系列作品, 13日在學校舉辦畢展,展演節目設計有如一場舞台劇,表現多元主題與學生豐富的創造力與技術力,邀請家長親友、高中職學弟妹一同來見證4年學習成果。


「疫情三級警戒讓畢展作業停擺3個月,終於完成了。」妝品系學生邱妤晴說,他們以「coexistence-21」為題,為了做出蟾蜍產卵起泡的模樣,選用做果凍的吉利丁當作原料之一,加入洗髮精後起泡,再加入各種人工色素,縫製變成時尚造型服裝,顛覆蟾蜍給人的噁心感,創造出獨特風格。
邱妤晴指出,吉利丁起泡後凝固過程中,剛成形會變硬、變脆,容易碎裂,且容易發霉,雖加入防腐劑,依舊失敗過很多次,後來加入甘油保濕,在吉利丁半乾時就縫製在衣服上,每隔一星期再把衣服拿出來晾乾,避免發霉毀壞美感。

妝品系「宅」這組學生以鎧甲絨毛蝦當作當仿生符號,研究日本喪文化(指因挫敗感形成的頹廢、絕望現象。)學生詹芯語說,去年11月開始在老師指導下,申請科技部研究計畫補助。使用牛仔布當原料,印上特別設計的數位印花,加入年輕人之間流行的喪文化語言:一坨肉只會呼吸、從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好等字句,表達喪文化主題,把布料製作為畢展服裝,並運用橘色的絨毛、指甲片妝點,讓模特兒化身成吐泡泡鎧甲絨毛蝦,呼應「一坨肉只會呼吸」字句。


妝品系「YOLO」、「D.Noah」這兩組作品分別呈現電玩、童趣樣貌,用科技感、飽和鮮豔設計,把小精靈遊戲變成服飾,企鵝化身擁有豐富色彩的外表。學生楊巧苓、吳易蕙說,因疫情悶久想要帶給大家歡樂感,花了很多心思設計,就是要讓大家開心看畢展演出。


美髮系學生則把時下議題變時尚。學生莊雅涵說,為了響應海洋環保,臉部畫上海龜妝,收集寶特瓶、吸管作成頭髮的裝飾,更把吸管染成紅色,象徵海龜誤食吸管受傷,呼籲大家少用塑膠製品,減少海洋汙染;學生陳靜萱、陳明航以童話故事中的人魚為發想,用菜瓜布當材質,設計出魚鱗遭汙染而腐爛的髮型;學生莊昀錩也用廚房菜瓜布、防油煙布,做出冷酷的魚造型。


學生蔡政諺、陳潔萱仿昆蟲,設計出色彩豐富的造型。蔡政諺說,他們把72支的彩色鉛筆切段,和鋼刷一起當成髮飾,呈現昆蟲甲殼的剛硬感。學生陳振恩則以抽象的「細胞增殖」當主題,使用水槽濾網勾勒出有如細胞增生的樣子,頭髮圓弧狀好像細胞正不斷的繁衍。


關注兩性平權社會脈動,學生劉振浩以「男體女心」。他說,作品使用鐵絲,傳達出平權道路的崎嶇,請男模特兒打扮成中性模樣,首次演出腳上便穿高達18公分的高跟鞋,視覺感強烈。還有學生走暗黑系設計,學生葉雅涵說,參考日本蘿莉,設計出可愛又有暗黑風格作品;學生施惟善則參考中世紀建築,以竹籤、方形的珍珠板造型變點綴出神秘的詭譎感,他說,「4年累積的成果,沒受到疫情影響,還能在舞台上演出被大家看到,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