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源在地化趨勢與休退關聯性的探討
第 171 期【2021-10-01】
【師生研究】
生源在地化趨勢與休退關聯性的探討
因應招生的困境愈加險峻,大專校院的經營風險亦逐年增加,如何深耕生源地區,建立大學與高中職的互惠關係,穩定學生來源,並且減少休退學率,穩定就學率,是各校當務之急。弘光科技大學學校務研究辦公室,針對招生來源「在地化」與休退學率之間是否有聯性,作了研究分析,本研究由黃月桂、黃俐瑜、陳慧菁、段翰文執筆,2021年5月21日發表於臺灣校務研究專業協會第三屆第二次國際研討會。
從研究結果可以發現本校中部地區的學生就學穩定度較低,其中又以申請入學的學生略低於考試分發入學的學生,而更深入探討其休退學因素發現多為「志趣不合」,顯示出中部地區的招生效果不彰,尤其普通高中對於技職體系的教育認知更為薄弱。近十年本校主要生源來自中部地區,相對於它校各地區生源佔比確實較為集中,這樣學生在地化現象於文獻中是有危機的,當少子化風暴持續的發生,若只是穩固在地學生只會面臨越稀少的學生,再結合前述所提中部地區學生休退率較高,因此,學校對於中部地區學生不只面臨生源減少的狀況,流失率也會是一大考驗。
本研究利用Christaller所提出的中地理論作為分析工具,我們可以推論得知學校的聲望越高,可招收學生的來源分佈將更廣,而地方化學校在招生方面將逐漸失去競爭優勢,另一方面,技職體系除了招生不易的問題,流失率的增加亦是技職校院將面臨的考驗,過往研究多以「成績」與「出缺勤」做為預測休退學的因素,然而從教育部統計處的資料顯示休退學因素多為「志趣不合」,並且大多發生於大一升大二階段,若去探討休退學學生心理因素,其根本因素即來自學生不滿意學校,但是學生決定進入學校必定是對學校有所期望,顯示出學校的辦學理念與特色在並未能讓高中職生完全了解,導致學生入學後發現學校與自己所認知的有落差,是以解決休退情形前要先改善招生策略。
從研究結果可以發現本校中部地區的學生就學穩定度較低,其中又以申請入學的學生略低於考試分發入學的學生,而更深入探討其休退學因素發現多為「志趣不合」,顯示出中部地區的招生效果不彰,尤其普通高中對於技職體系的教育認知更為薄弱。近十年本校主要生源來自中部地區,相對於它校各地區生源佔比確實較為集中,這樣學生在地化現象於文獻中是有危機的,當少子化風暴持續的發生,若只是穩固在地學生只會面臨越稀少的學生,再結合前述所提中部地區學生休退率較高,因此,學校對於中部地區學生不只面臨生源減少的狀況,流失率也會是一大考驗。
為擴大其他地區的招生率,並降低在地學生的休退率,首要解決的方式應為改善招生策略,從問卷分析的結果可以發現中部地區應加強宣導力道,並重視行銷策略來達到外部行銷的效果,南部地區實施面對面宣傳方式,促使學生得知學校的存在與特色,北部地區及其他地區學生則建立品牌的經營,充實實質上的招生內容,藉以提高外地學生的就讀意願。當學生越了解學校特色,越能依據自己的志趣選擇適合的科系,因此,111學年將為招生選才的實施年度,大學端雖作為「選才」的制度,但是實際上應為「選擇適合的人才」,將學生的興趣或專長與系所特性無縫接軌,以期能完善學生個人生涯的發展。
綜合以上,不同背景與身分需實施不同的招生策略,然而問卷中部分題目未能表現出差異性,後續將針對問卷進行修正,並將新增相關問卷題項,包括學生原預期的大學生活及就學後希望學校可提供那些相關資訊,以利未來能逐漸完善招生宣導之成效,讓本校辦學理念能傳播於大眾,展現出學校之特色與建立良好的公共形象,以提升本校招生率並降低休退情形。